打從川普2.0回歸,留學生你們的的心情大概每天都像在坐過山車吧。這不天雷滾滾的重磅炸彈又從天而降,白宮剛剛通過了一項“可怕”的政策——F-1學生簽證將不再是“隨學不固定”,而是強制設(shè)定為2年或4年的固定期限。
幾十年來,國際學生一直依賴“D/S”(Duration of Status,即隨學狀態(tài)有效)的制度:只要你在學校注冊,就能合法待下去,直到學業(yè)結(jié)束。但一旦制度改為固定期限,情況就完全不同了。
博士生可能需要七年,研究項目可能因為延長手續(xù)卡住而中斷,甚至一次延期申請沒批下來,就可能立刻落入“非法滯留”,觸發(fā)三年甚至十年的入境禁令。美國《彭博法律》(Bloomberg Law)在報道中指出,這項規(guī)則已經(jīng)完成白宮審查并進入《聯(lián)邦公報》征求意見階段,意味著它離真正落地只差一步。
一位正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讀博的中國學生也在采訪中無奈地說:“這意味著我可能要在論文和身份之間做選擇,而這兩件事對我來說同樣重要?!?/p>
與此同時,OPT的前景也蒙上了陰影。OPT是許多國際學生的“續(xù)命符”,讓他們在畢業(yè)后能合法工作一年,而STEM學生更可以申請額外兩年的延期。正是這三年的緩沖期,讓他們有機會尋找雇主、積累經(jīng)驗、甚至順利過渡到H-1B。
然而在今年7月,美國參議院確認了新任移民局局長Joseph B. Edlow,他在聽證會上公開表示傾向于“限制甚至取消OPT”。要知道,目前在美約有24萬國際學生正依賴OPT,這番言論無異于一記驚雷。
來自紐約的一名印度留學生在《衛(wèi)報》的報道中直言:“這感覺就像我的夢想突然崩塌了。我畢業(yè)才半年,一切計劃都建立在OPT上,如果它被拿掉,我就得立刻回國”。這樣的心聲,不只是一句牢騷,而是切切實實的生存焦慮。
再把目光轉(zhuǎn)向H-1B。這一簽證長期以來被視作留學生留美工作的“正門”,但政策也在不斷收緊。從前是完全隨機抽簽,不管你是博士還是本科,只要運氣好就能抽中。但根據(jù)《印度時報》的分析,未來H-1B可能會轉(zhuǎn)向“工資優(yōu)先”模式,起薪高的申請者優(yōu)先錄取。
乍一聽似乎合理,但對剛畢業(yè)的碩博生而言,這幾乎是釜底抽薪,因為他們通常拿不到高薪offer。更雪上加霜的是,2026財年的H-1B注冊人數(shù)驟降至35.8萬,和2024年相比足足少了一半以上。移民局的官方數(shù)據(jù)顯示,這一變化主要是因為嚴格限制重復注冊,同時費用從10美元飆升至250美元。
硅谷一位剛完成碩士學位的留學生在朋友圈寫道:“從前10美元買一次機會,現(xiàn)在是250美元的豪賭,而且輸?shù)膸茁时纫郧案蟆T龠@樣下去,我可能真只能要考慮回國了。”
三項政策看似獨立,但其實是一脈相承:F-1的學業(yè)身份在收緊,OPT的畢業(yè)緩沖可能消失,H-1B的工作通道則在抬高門檻。它們像是一個逐步收緊的鐵環(huán),把留學生能留下的路一條條縮窄。從讀書到工作,從身份到綠卡,時間成本、經(jīng)濟成本都在被無限拉長。過去走傳統(tǒng)路徑,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久,充滿不確定性。
站在今天的節(jié)點,留學生群體的焦慮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濃烈的。確定的是:美國留學已不再是過去那個“讀完書自然能留下來”的時代,而是需要更早的規(guī)劃、更大的勇氣和更清醒的判斷。
(文章官方新聞來源:Bloomberg Law、The Guardian、VisaVerge、Times of India)
美國境內(nèi)的留學生可以在通過雙遞交90天先獲得工卡和回美證,立即解決合法工作身份;1年左右拿到綠卡,完美避開了H-1B抽簽率低等一連串難題。剛好我們最近又收到了5個月獲批的I-526E喜報,這么快拿卡的方式真的不試試嗎?